当前位置: 首页 > 跑步知识 >

跑步时心跳加速的原因 ,计算合理心率范围的方法

162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1-02 19:25:14    

跑步时身体对氧气和营养物质的需求增加和激素的分泌会导致心率变高。

跑步时心率增高的主要原因是跑步时全身组织特别是骨骼肌的活动,导致代谢率增加,呼吸加快,心率增加、心肌收缩力增强、心输出量增加,血液循环加快,加大氧气和营养物质的供应。

跑步时由于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加,会导致体内儿茶酚胺等激素分泌增多,这会出现心率加快、心肌收缩力增加以及心输出量增加的情况。

通过长期有氧运动,能提升耐力和改善心肺功能,能降低跑步时过高的心率。

在跑步中控制跑步节奏,降低跑步速度,能让心率保持在合适范围内。

跑步时心率应当保持在一个适当的范围内,合理心率范围=(最大心率-安静心率)×0.6+安静心率~~(最大心率-安静心率)×0.8+安静心率。最大心率= 220 – 实际年龄。

比如54岁,最大心率是166,安静心率是62,合理心率范围是:124~~145。

比如24岁,最大心率是196,安静心率是62,合理心率范围是:142~~169。

以上公式计算的心率合理范围只是理论上的参考,实际中对于跑步1万km以上的跑者,可以+5,对于初跑者,可以 -5。

我们了解心率,并不是盲目为了追求心率而跑步,不能为了数字而跑步。跑步时只要调整好跑步的节奏,鼻吸口呼,保持气不喘,聆听身体的反应,适当控制配速,一般情况下心率都会在合理范围内。松弛有度、不过度运动,才是成熟跑者的特征。

相关文章

运动后喝水会长胖吗?

2025-08-28 05:52:43

跑步前后喝什么得讲究

2025-08-28 03:50:45

关于跑步的9件事

2025-08-27 07:45:32

对于早上晨跑大家需要喝水吗?

2025-08-27 00:32:34

夏天出汗多,别只顾着喝水!医生忠告:多吃这几物,比喝水还管用

2025-08-26 07:00:02

跑步前和跑步后的准备,你知道哪些?

2025-08-26 05:5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