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健身知识 >

「干货」:训练前真的不能做静态拉伸吗?

141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3-05-25 14:10:15    

什么是静态拉伸

静态拉伸是指用缓慢的动作将肌肉拉长到一定程度,然后静止不动,保持15-30秒的一种方法。静态拉伸不仅可以有效提高肌肉柔韧性,改善关节活动度,而且还有利于力量增长、促进肌肉恢复。

争议:训练前的静态拉伸

静态拉伸一般放在训练前和训练后,而训练前的静态拉伸目前存在争议。

20世纪80年代以来,很多研究证明,运动前进行静态拉伸会降低肌肉的力量输出,尤其在爆发类运动(如跑、跳、投等)前进行静态拉伸,对成绩会有负面效果。

针对这类研究结果,不少人提倡尽量避免在训练前做静态拉伸,而是将静态拉伸放在训练后。他们认为,这样做既可以消除静态拉伸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时又在某种程度上保留了静态拉伸带来的好处。现在,很多健身科普文普遍持有这种观点。

同时,为了避免静态拉伸带来的负面影响,他还建议在静态拉伸之后再进行动态热身,他说:“任何潜在的爆发力减少都会被静态拉伸之后的动态热身抵消。”

从大众健身角度看静态拉伸

术业有专攻,我不太了解竞技运动,但是我知道在竞技运动领域,即便是微小的调整,也能改变很多人的命运。

所以,我主要从大众健身的角度发表一点自己的看法。我个人认为,在大众健身领域,训练前的静态拉伸非常重要且必要。原因主要有四:

第一,大众健身最重要的原则是安全,而非运动表现的最优化。竞技运动员追求更快、更高、更强,但是普通健身人群并不需要这样做。毕竟,任何事情都要做到极致是需要付出高昂代价的。

第二,虽然在运动前进行静态拉伸会降低肌肉的力量输出,对爆发类运动造成负面影响,但是对于普通健身人群而言,这点负面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另外,考虑到静态拉伸对长期运动损伤的预防,这点负面影响也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第三,大部分健身人群缺乏必要的柔韧性,甚至包括不少运动员。柔韧性不足会直接影响关节活动度,进而导致关节灵活性和稳定性的缺失。一旦关节的灵活性和稳定性无法保证我们安全有效地完成训练动作,受伤便是迟早的事。

第四,对于部分肌肉紧张的人而言,训练前的静态拉伸可以暂时提高柔韧性,改善关节活动度,让他们在训练中能够以正确的姿势完成训练动作。举个例子,如果你的大腿内收肌群过紧,那么你在做深蹲的时候就存在膝盖内扣的风险,有些人甚至还会出现膝盖刺痛。如果你在做深蹲之前进行了大腿内收肌群的静态拉伸,便能暂时有效改善大腿内侧过紧的情况。这对于完成标准深蹲动作是非常重要且关键的。

相关文章

最具性价比的有氧运动:爬楼梯

2025-04-19 03:53:10

长期健身的人,12个变化会找上你

2025-04-19 03:45:38

什么运动对心脏最健康?排名第一的是它→

2025-04-19 02:27:37

跑步、快走、爬楼梯,这仨咋就成了心脏最爱的运动?

2025-04-19 01:52:52

爬楼梯比跑步还累?科学告诉你背后的秘密!

2025-04-19 00:02:48

长期坚持跑步,身体的这7个变化很明显,你值得拥有!

2025-04-18 06:2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