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健身知识 >

总是说要适度运动,什么样的健身锻炼的运动量算是“适度”?

139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3-03-02 08:50:20    

说了“跑马拉松后突发疾病去世,运动性猝死,绕不开的心血管病”,我们就来说说健康生活方式中要求的适度运动。

健康生活方式的四大基石之一,就是“适度运动”。

从心血管病防治来说,适度运动可以健身体、强心脏。

适度运动作为一种刺激因素,可以增加心肌耗氧量,这就会使机体产生自身性的保护作用,从而提高心脏对运动的耐受能力,这在医学上叫做“运动预适应。研究表明,长期的运动训练可降低高血压性心脏病、糖尿病性心肌病的发生率,降低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等事件的发生。对于“三高”患者,运动有助于降低血压、血糖、血脂,即使有心肌缺血的心脏,也可以在适度运动后获得改善,对缺血有“预适应”,缺血预适应缺血部位的血管会开放侧支循环,有利于改善心肌供血,心功能也能得到改善。所以,冠心病人,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的患者,都是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适度运动的,就更别说咱们没有冠心病、心肌梗死、心衰的人了。

可是,总说适度运动,什么样的运动量才算适度?

对于不同的个体,运动量当然也是因人而异,需要个体化。咱们就来谈谈原则。

对于冠心病患者、尤其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患者,是要经过心肺功能评估,在医生指导下循序渐进地开展运动的。运动量、运动方式、运动时间都是有相应要求的,是个体化制定的。

对于一般人来说,适度运动,就是要求中等强度的运动。按照推荐,是每周5次到7次,每次30分钟左右的中等强度运动

那中等强度的运动又如何判定呢?

  • 运动强度,医学上一般是根据心率、也就是每分钟心跳的次数来判定的,这个心率标准和年龄有关。

这是因为,我们运动时要多消耗能量的,这就需要增加供氧和血液,就需要心肺加强工作。所以运动时心跳会加快,呼吸也会加强。就可以根据心肺工作的变化来判断。而人体随着年龄增长,脏器功能也是会改变的。

我们平时保护心血管的运动,主要是有氧运动,也就是耐力运动,像快走、慢跑、骑车、游泳、跳舞、做操等。有氧运动到极限量的最大心率是220-年龄(岁)。中等强度运动,就是运动时心率达到极限量心率的60~70%,或者简便一些计算,180(强壮)或170(正常或较瘦)减去年龄。

当然,也有冠心病人做高强度运动的研究,发现也是可以、并且有好处的。高强度的运动,就是运动时心跳达到最大心率的71%~80%。不过研究用的方法,也不是持续运动,是运动30分钟休息10分钟,然后再运动30分钟,这是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的。

用心率判断运动强度,对于一些服用影响心率药物的患者就不太合适

  • 自己如何判断运动是不是适度?

平时运动时,我们也可以凭着一些自身感觉和呼吸心跳的变化来判断。一般来说,运动时达到轻微的呼吸急促,微汗,停下来后,呼吸急促在4分钟内基本恢复心跳在10分钟内恢复到正常水平或者接近正常水平、运动前状态,这个运动量就比较合适。

  • 还有检查方法可以测定。

早先是检查心脏的次极量运动试验,检查心肌在次极量运动负荷下有没有缺血发生。现在有心肺运动试验,来检测运动耐力、心肺功能,可以更全面地评估心肺和其他脏器功能,判断身体耐受运动负荷的情况,这对服用影响心率药物的患者也比较合适。

相关文章

快走慢跑就能锻炼身体?这可能是最大的误区!

2025-05-04 00:49:46

锻炼身体是慢跑的还是快走好

2025-05-04 00:24:18

跑步努力白费?这5个“坑爹”习惯让你原地踏步!

2025-05-03 01:35:21

减肥,为什么推荐你选择开合跳,而不是慢跑?

2025-05-03 00:14:32

竞走和跑步哪个减肥效果好

2025-05-02 01:35:05

减肥大PK 跑步和游泳哪个更减肥

2025-05-02 00:5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