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健身知识 >

康复锻炼站立怎样锻炼最好方式解读(偏瘫后,站斜板时,这几点要搞清楚,下肢足踝的问题会迎刃而解)

139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2-11-28 12:57:19    

对于脑卒中偏瘫患者来说,斜板站立训练是康复训练中的基础。

但最近,脑卒中后遗症的患者老王很困惑,明明学着隔壁床位的老张站斜板,自己没有任何进步反而肌肉越来越紧张,走路支撑的时候下肢膝关节越来越往后伸直,速度也没有改善,而老张却越来越好,原因为何?

看似一个简单的斜板站立问题,究竟应该怎么站?今天,我就要和大家具体讨论一下斜板的作用及注意事项。

什么是斜板?

“斜板”又称踝关节矫正板,用于踝关节控制异常的偏瘫患者,主要用于矫正足下垂、跟腱挛缩、足内翻、足外翻、八字脚。

站斜板的作用是什么?

2017年版《中国脑卒中早期康复治疗指南》就指出:缓慢牵伸训练是缓解早期痉挛状态的首选治疗方法。

斜板站立正是运用了缓慢牵拉的原理,利用体重帮助维持踝关节的关节活动度和肌肉长度,改善小腿三头肌的肌肉特性。

斜板的适用范围

有些患者脚后跟挛缩程度严重,站在斜板上脚后跟接触不到斜板,使前足承受过多的压力,长时间站立容易引起皮肤问题,这类患者往往不适合斜板训练,应该寻求别的方法。

斜板的档位选择

大部分斜板的侧面有5个卡槽,4个有效档位。从右向左每个卡槽所对应的斜坡角度分别是:0°,15°,25°,30°,35°。患者老王买的斜板就是这样的可以调整角度,从0°到45°不等。

正常人行走时踝关节屈曲15°来完成脚后跟着地,所以说至少15°的牵伸角度是比较合适的,符合整体的步行功能所需要的角度。

斜板的站立姿势要求

站立过程中,各个关节部位的正确摆放很关键,如果姿势不当效果适得其反,或者可能造成对肌体的损伤。

足踝:保持全足底与支撑板尽量贴合,足跟保持中立,防止出现足内外翻现象,通过观察可以判断双下肢重力是否集中于双足底;

膝部:站在斜板上,双侧膝关节应是伸直的。如果膝关节弯曲,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

①膝关节股四头肌力量不足,无法锁定膝关节;

②膝关节存在屈曲挛缩,无法主动伸直;

③档位调节过大,患者由于足后过于疼痛产生的躲避反应;

④患者站立过程中的扭动导致的姿势异常。

如果是①、②、④,建议家属坐在患者正前方用双手帮助患者膝关节尽量伸直;

如果是③,建议仔细询问患者的主观感受去调整档位。如果膝过伸,可屈膝保持一定角度,选择护膝保护,或家属辅助保护。

髋部:站立在斜板上,髋关节伸直,屁股和后背是一条直线,髋、膝、踝尽可能在一条直线上。

躯干、肩部、头部:双肩保持水平,躯干避免重心前后移位,注意保持重心垂直投影在双足中间。头部保持中立位,目视前方。辅助人员通过观察纠正病患的不良姿势。

很多患者站立的时候貌似姿势很正确,但如果不穿鞋子时就会发现他们的足趾屈曲,很多本体感觉不好的患者自己也发现不了。

鞋子掩盖了足底筋膜和屈肌肌张力增高的现象,如果按照这种姿势长时间站斜板,也会带来损伤,因此将脚趾放平后再站比较好。如果不能放平,足部屈肌肌群可能存在短缩问题,这类患者也不适合站斜板,需要通过其他方法解决。

斜板的锻炼时间要求

基于肌肉牵伸时间的要求,建议每次斜板站立的总时间不要低于20分钟。初次站立时间可略短,后期务必逐渐缓慢地增加。

站立过程中患者感觉疲劳或不配合,可离开斜板,稍微走动放松一下。休息时间不宜过长,一般2-3分钟,然后继续进行站立。有效时间累计20分钟为宜。

每日至少1次,一日2-3次为最佳。

斜板是康复科常见的设备,和许多高大上的康复设备相比操作简便。

只有正确地使用康复器材,积极主动运动,早期干预,早期康复训练,坚持长期连续有效的康复训练,才是康复治疗取得效果的关键所在。

最后,衷心地祝愿每个偏瘫患者都能在科学合理的训练下,迈出正常的步伐,独立的生活,过上自己想过的生活。最后,期待您的关注与支持。

相关文章

做低强度运动好,还是做高强度运动好?坚持4种运动,助力长寿

2025-04-08 01:00:35

晨跑vs夜跑,到底哪个更健康?答案出乎意料

2025-04-07 02:00:50

太极拳与跑步相比,哪个养生效果最好?

2025-04-07 01:26:19

为什么大多数中年人都选择去跑步?

2025-04-07 00:46:56

骑车远行和跑马拉松,哪一个健身效果更好?

2025-04-07 00:42:23

坚持每天跑步竟不如“跑一天休息一天”?

2025-04-07 00:3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