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发生不由自主的强直性收缩,就是肌肉痉挛,俗称“抽筋”。在运动中发生肌肉痉挛多见于小腿腓肠肌,其次为屈肌、屈趾肌和屈指肌。
肌肉痉挛的原因
1. 疲劳:身体疲劳时,肌肉的正常生理功能会改变,此时肌肉会有大量的乳酸堆积,而乳酸会不断的刺肌肉痉挛。
2.电解质不平衡:运动中大量出汗,特别在炎热的气候下,会有大量的电解质流失。汗的主要成分是水和盐,而盐和肌肉收缩有关,流失过多的盐会使肌肉兴奋造成抽筋。
3.寒冷的刺激:在寒冷的气候中,例如游泳时受到冷水的刺激,特别是热身运动没有准备充分,肌肉容易产生痉挛,主要原因是肌肉会因寒冷而兴奋性增高所致。
痉挛的治疗方法
1、解除诱因
一些痉挛和各种外界刺激因素有关系,在治疗前要尽量消除容易诱发肌肉痉挛的因素,如发热、结石、尿路感染、压疮、疼痛、便秘和加重肌痉挛的药物等。通常诱因解除后,肌痉挛的症状会减轻。因此在治疗前要尽量消除诱发肌肉痉挛的因素
2、姿势和体位
某些姿势和体位可减轻肌痉挛。患者应从急性期开始采取抗痉挛的良姿体位,可使异常增高的肌张力得到抑制,如脑血管意外、颅脑外伤的急性期采取卧位抗痉挛模式体位,可减轻肌肉痉挛,脊髓损伤患者利用斜板床站立,也可减轻下肢肌痉挛。脑瘫患儿的正确抱姿等。
3、物理治疗
(1) 冷疗法
用冰敷或冰水浸泡痉挛肢体5~10s,可使肌痉挛产生一过性放松。
(2)水疗
水压对肌肉持久的压迫与按摩有利于肌痉挛的缓解。室温保持在25度,水温宜在300左右。坚持这样做对于缓解肌肉痉挛是有效果的。水压对肌肉持久的压迫与按摩有利于肌痉挛的缓解。
(3)温热疗法
各种传导热(如蜡、砂、泥等)、辐射热(红外线)及内生热(超短波)。
(4)痉挛肌及其对抗肌的交替电刺激疗法
是将波宽和频率相同,但出现的时间有先、后的两组方波,分别刺激痉挛肌及其拮抗肌,使两者交替收缩,利用交互抑制和高尔基腱器兴奋引起的抑制,以对抗痉挛。
4、运动治疗
运动疗法包括主动运动、被动运动和按摩等手法治疗。
(1) 主动运动痉挛肌的拮抗肌,产生交互性抑制作降低肌痉挛。坚持这样训练对于治疗肌肉痉挛是有效果的。
(2) 被动运动时也可结合某些反射机制来降低肌张力,如被动屈曲足趾可降低肌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