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前的时候,跑者都会觉得跑步就是运动了,也用到很多肌力,所以不需要特别做力量训练,真的要做力量的话,那就去跑山好了,跑山要花很多的腿力,所以一样有力量的效果!而且做力量很累,做了力量就没办法练跑,会影响到累积跑量,而在以往,跑量多就是成绩的代名词,所以以前的跑者是很讨厌做力量的。
但是随着运科的进步,也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证明力量训练对跑步成绩有帮助,才开始有跑者会将力量训练加入跑步课表中。
提到力量训练,大家出了都会想到大肌肉,还是不免会担心在有限的训练时间里,会耽搁到了有氧训练,而其实力量训练中的循环式力量训练也可以达到一个很好的有氧训练效果!!
先回过头来,对跑者来说,做力量训练会有几个好处:
- 力量训练可以避免身体损伤与提升经济性:
长跑的时候会固定用些特定的肌肉,而没使用到的肌群就没锻炼到,而做力量训练就可以补足到身体动力链中不足的一环。例如核心跟臀肌对跑步来说都很重要,核心是连接上下肢动力链的重要关键,臀肌更是提高落足稳定度重要的一环,而这些肌肉都不会因为大量的跑量越练越强,所以需要力量训练来加强,减少身体损伤。
- 力量训练可以征招更多的肌群来做工:
在大重量训练(需要用尽全身力量)的时候,因为重量超过平常习惯的负荷,就会让身体征招更多平常没用到的肌肉来一起出力,有更多的肌肉习惯一起出力,在跑步的时候就可以更省力,毕竟10条肌肉一起完成一个动作,对每条肌肉来说,平均下来,绝对会比只用5条肌肉完成一个动作还要省力,而这也减少肌肉疲劳的机会。长跑训练中,会增加用冲刺的速度跑坡或跑楼梯,其目的都是希望增加能调动肌群,也是这个目的。
- 循环式力量训练也可以提升跑者的有氧能力:
对跑者来说其实最怕训练被中断,而这也是跑者不爱做力量训练最主要的理由之一,但是如果我跟你说,做力量训练也有助于提升有氧的心肺能力,这样会不会让你更愿意把力量训练加入到训练课表里?
在做力量训练的时候,基本上心脏就处于一个高血液输出(肌肉需要能量)但低心跳数的状况,这时候血液都能完全回流到心脏,将心脏撑到最大才会跳下一下,心跳每一跳都比较慢且大力;同时,四肢的肌肉会紧绷,会加重血管压力,这时候左心室就会需要更用力才能将血液挤出去,也间接地让心脏在做力量训练。
所以如果跑步心跳数到170会喘,可能做力量训练的时候,心率跳到150就很喘了。这些现象都跟E心率训练能加强心肺能力的机转类似而更加有效。所以如果担心力量训练会让心肺能力训练中断的跑者,不妨考虑将循环式力量训练加到日常课表中,这样就可以兼顾到心肺训练以及力量训练。
所谓的循环式力量训练如下图所示:

基本上一般人在练力量训练的时候都有一个目标,例如要练手或是胸,就会着重在上肢部份;如果目标是腿,就都练下肢;都着重在一个部位让那边的肌肉疲劳,达到训练的效果。但是这样会累得比较快,时间就无法拉长。这样的训练对单部位的肌肉训练有帮助,但是因为时间短,所以对心肺的训练就比较差。
而循环训练就是在单次训练的时候不着重在单一肌群,而采用训练不同肌群的方式,交替执行来拉长训练时间,跑者可以选择若干个上肢/下肢/核心的力量训练动作,藉由交替执行上肢、下肢、核心的力量动作,在这样的状况下,跑者可以执行比较多组训练,单一部位的肌肉不会疲劳,就可以拉长训练时间,来达到刺激心肺能力的目标!而挑选适当的动作,也可达到补足跑者肌力不足的缺点,非常适合跑者常试试看!!
举个例子,跑者就可以藉由组合划船动作(上肢,背肌力量,对于摆臂有帮助)、棒式(核心,对于上下肢能量传递有帮助)、深蹲(下肢,臀肌力量,对于着地稳定有帮助)等的动作,构成一套完整的循环训练动作,每周挑一到二天来训练做30-40分钟,一来是对心肺来说,这样的训练甚至比同等时间长度的轻松跑更有效,再来也可以让不断锻炼的脚休息,会是一个很棒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