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以及新冠疫情、流感等流行病的高发,人们对免疫力越发地关注。免疫力强的人,抵抗、清除细菌、病毒等外来病原体,降低机体癌变几率以及慢性病发生概率的能力就更强。人体也就更加健康。

提到免疫力,大部分人会联想到运动提高免疫力,因此在当下健康成为关键资源的时代,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体育锻炼。人们寄希望于用体育锻炼来提高自身的健康状态,那运动真的可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吗?提高自身免疫力的方法有哪些呢?
运动与人体免疫力
运动与人体免疫力强度之间的关系非常复杂,受多种因素影响,处在不断变化之中。如果不讲究运动方法,盲目运动,反而会导致免疫力降低。

现代研究发现,剧烈运动后机体免疫力会出现3—72小时的调整期。这段时间内,机体免疫系统中IgA下降,记忆T细胞下降,初始T细胞上升。其中,下降的免疫活性成分是具有免疫记忆的,而上升的免疫成分是没有受到病原体刺激的,所以会导致免疫力下降。
经过大量的数据累积与反复观察,科学家发现运动强度与感染风险之间呈现出J型曲线,中等强度训练最有助于降低感染风险,久坐不动或长时间高强度训练都会导致人体感染风险增高。

从长远来看,保持适度、规范锻炼的习惯,有助于延缓免疫系统老化进程,增强机体抗炎作用,降低癌症、心脑血管病等疾病的患病概率。
如何降低运动对人体的负面影响
1、掌握正确的运动方式
在进行一项运动之前,要掌握运动的正确方式,包括发力方式、动作规范、呼吸频率等,这样可以避免因运动不当造成关节损伤。

另外,运动时的穿戴也很重要,专业的运动装备不仅体感舒适,透气性好,还有助于保护足弓、脚踝以及膝关节等运动时的主要发力部位。
2、适度运动
运动强度应该根据身体承受能力来调节,处于疾病急性期时应以休息或轻微活动为主。当身体处于较好状态时,可以逐渐地增强运动强度。运动强度的确定,以休息后不感觉疲惫为度。如果以心率来界定,170减去年龄,是比较适合的运动心率。

3、注意运动前后的护理
人体在运动后毛孔处于打开状态,呼吸频率和强度也会增加,这时候如果不注意保暖容易导致着凉、咳嗽等。因此,在运动时要注意及时增减衣物,运动后及时佩戴口罩,减少对呼吸道的刺激。
另外,有体育锻炼习惯的人,可以在均衡饮食的基础上,适当增加蛋白质和钙质的摄入,避免消耗过大造成钙质和蛋白质缺乏。

身体免疫力的强弱受多种因素影响,除了运动外,充足的睡眠、良好的心态、戒烟戒酒、工作生活中远离有害化学品等,也有助于增强人体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