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大部分的业余跑步爱好者不用担心跑步会大量掉肌肉,不会跑成和职业运动一样。
我们一般的健康跑、慢跑都是有氧运动,通过消耗人体的三大能源物质进行供能,也就是糖、蛋白质、脂肪。
供能是有先后顺序的,有氧运动的前面20-30分钟供能来源主要是糖,30-45分钟开始消耗脂肪,45分钟开始消耗蛋白质。消耗蛋白质会产生肌肉流失。
只有在高强度长时间的有氧运动下,蛋白质才会被大量消耗供能,大部分人每天的运动量没有这么大。
即使你每天跑1个小时,即使会消耗掉一点蛋白质(掉肌肉),只要跑后通过膳食进行合理补充,都能补回来。
根据老王自己的跑步经验,即使是为了参加马拉松,月跑量二三百公里的时候,也没有掉很多肌肉。更何况很多健康跑者月跑量不会超过100公里。
除非是训练量很大的跑者,比如月跑量四五百公里,或每天一个半马以上的跑量,那是有可能会变得和职业运动一样精瘦精瘦的。
但是,对于精英跑者来说,减少体重对于出成绩是有利的。
马拉松之神基普乔格,身高167cm,体重52kg,全马最后阶段,速度可以达到每公里2分47秒。
研究人员对埃塞俄比亚的12名优秀男子跑步运动员和12名优秀女子跑步运动员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体脂水平与跑步成绩的相关性男性为80%,女性为78%。
可以说体脂越低体重越轻就跑得越快,日本福冈大学田中教授经过研究提出:每减1公斤体重,马拉松成绩提高3分钟。
如下表所示:如果你目前体重75公斤,全马成绩是4小时30分,当你减重到70公斤的时候,全马成绩可以提升到4小时10分,成绩一下子提高了20分钟。
如果你想突破某个成绩,除了苦练,不妨也看看在体重上是否还有下降的余地,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害怕跑步掉肌肉,你可以将每次跑步时间控制在40分钟以内。也可以先做30分钟的力量训练,再进行30分钟的有氧慢跑,这样既练到了肌肉,又能减脂,肌肉也不会大量流失。
所以,跑步的过程,理论上或多或少会损失肌肉,实际上合理去跑,肌肉不会大量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