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健身知识 >

跑步跑多了,会流失肌肉,真的?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2-04 01:17:24    


人体内的肌肉按结构和功能的不同可分为平滑肌、心肌和骨骼肌三种。骨骼肌是运动系统的动力部分。

骨骼肌对于跑者来说,不仅是向前动力的源头,也有支撑、保护、减少伤病的作用,还是“瘦体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础代谢和“易瘦体质”的影响因素。对于塑形、健身人群,训练刺激和增粗的也是骨骼肌,它决定了体型和外貌。

既然肌肉如此重要,我们当然不希望肌肉流失。但许多跑友长期跑步后,看到自己瘦身的同时,也担心,自己的肌肉是不是被消耗了?

跑步可能不利增肌,但不会把肌肉“跑没了”

首先要知道,长期跑步后肌肉看起来变细,其实不一定是肌肉本身被消耗,大多数时候是皮下和肌肉间的脂肪被消耗了,从而外观上体积变小。因为相同重量的脂肪和肌肉,脂肪体积是肌肉2倍左右。

蛋白质是组成肌肉结构的基本物质,也是长时间运动中最后、最少被消耗的物质(大部分是糖和脂肪),而分解蛋白质供能也大多来源于体内游离氨基酸、饮食中的蛋白质,不会轻易分解肌肉。否则,专业马拉松运动每周两三百公里的跑量,肌肉不是被消耗光了?

事实上,马拉松运动员和那些民间高手虽然看起来体型精瘦,但深究起来,他们的肌肉仍然比一般跑者要发达。只不过他们肌肉不是以粗壮见长,而是以质量见长(神经、肌肉的募集能力和协调性更好,因此效率更高)。这至少说明两点:1、跑步不会把肌肉跑没了,但也不会跑出大块肌肉;2、跑步当然需要力量,但这种力量不是靠大块肌肉产生的,更多时候注重技术效果,而不是力量大小。

那么,跑步为什么不会跑出大块肌肉?这得从肌肉增长的条件和长跑运动的特点说起。

为什么长跑不容易练出大块肌肉

肌肉的增长前提:大强度力量刺激;足够蛋白质和能量。从这个角度看,长跑与肌肉增长确实有很多相悖的地方:

1、消耗大,肌肉合成没有足够能量和原料

足够的能量也是增肌的关键,都说增肌需要蛋白质,而在蛋白质基础上你还需要足够的能量,至少总能量摄入要大于你消耗的热量。

无论业余跑友还是专业长跑选手,在系统训练的时期,消耗都是非常大的,因此才会出现脂肪减少的效果。但同时,巨大的能量消耗对肌肉增长也是不利的(所以一些健美运动员的增肌、减脂是分阶段的,不会同时进行)

2、长跑主要刺激慢肌纤维

人体的肌纤维可大致分为快肌纤维和慢肌纤维两类:

快肌纤维直径较粗,反应速度快,收缩时产生的张力大,但收缩不能持久、易疲劳,以无氧代谢占优(无氧氧化过程酶的活性较高);

慢肌纤维直径较细,反应速度慢 , 张力小,能持久、抗疲劳能力强,有氧氧化能力较高(表现为氧化酶活性较高,毛细血管丰富,肌红蛋白含量高 )。

爆发力为主的运动员(短跑、投掷)快肌纤维比较发达,而耐力项目(如中长跑)运动员慢肌纤维发达。因为长期有氧耐力训练主要刺激慢肌纤维,慢肌本身不容易增粗,所以长跑运动员的肌肉都不会呈大块头。

3、长跑对肌肉刺激强度低

与短跑、健身房的器械训练相比,长跑对肌肉的力量刺激明显算是低的。先不说快肌还是慢肌,大强度力量刺激总是增肌的前提,它的原理其实就是超量恢复,只有先大强度刺激,后期才能出现肌肉总量和力量的增长。而耐力训练的刺激强度较低,并且长跑技术讲究轻、快、放松,这就更不会让肌肉总量增加了。

当然,高水平长跑运动员由于运动强度大,对肌肉的刺激强度也是不小的。一些优秀长跑运动员(特别是速度能力强的运动员)肌肉也比较发达,如男子5000米、10000米世界纪录保持者——贝克勒。

既然跑步不利增肌,该如何训练

首先要知道,肌肉较细是大量有氧训练后正常的现象,也是身体为了适应长跑运动而发生的优化。

但有跑友要问了:我正在努力备战马拉松,但还想增肌怎么办呢?其实这两方面很难兼得,往往只能练好其中一个。如果要专心跑马拉松,仍然应该以跑步为主,足够的有氧训练必不可少,也难免要放弃一部分增肌的效果。

因为,针对增肌的训练方式跟马拉松完全不一样,这不是马拉松需要的。增肌训练(短时间、大力量)的方式主要刺激快肌纤维。快肌纤维以无氧磷酸原和无氧糖酵解(产乳酸)代谢为主,主要在爆发性运动起作用;而慢肌纤维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供氧丰富,以有氧代谢为主,特别是可以摄取、氧化脂肪(人体最大的能源库),还可以氧化分解快肌产生的乳酸,在耐力运动中更占优势。

慢肌纤维的比例对耐力影响非常大。普通人的慢肌纤维比例只有25%左右,而高水平耐力训练的运动员可达75%左右甚至更高。

经过增肌训练后,往往快肌比例增加而慢肌减少,跑步时的耐力表现反倒下降。曾有不少跑友反映,经过一段时间的健身房器械训练后,跑步中更容易腿酸,就是这个原因。所以当你决定主攻马拉松,就难免要作出取舍,砍掉增肌这一“分支”。

最后,跑步虽然不需要增肌,但保证肌肉的恢复还是需要的。因为运动后肌肉都会产生一些微细结构损伤,如果过度训练或恢复不及时,就会使肌肉发生过度训练下的退变,肌肉质量下降。因此,我们除了循序渐进、防止过度训练、疲劳时充分恢复,还要加强营养(运动后1小时内及时补充糖和蛋白质对肌肉恢复非常关键,平时再多吃一些牛肉、海鲜等高蛋白食物)和保证充足睡眠。

相关文章

一个人健身的最佳方式:跑步

2025-02-04 02:05:50

跑步跑多了,会流失肌肉,真的?

2025-02-04 01:17:24

每天跑步会不会长肌肉 增长肌肉没那么简单

2025-02-04 01:07:15

中年男性坚持晨跑3年,身体有何变化?晨跑VS夜跑,谁更胜一筹

2025-02-04 00:45:54

健身有必要每天跑步吗?普通人每周训练3次,强身健体塑造好身材

2025-02-04 00:15:13

跑步训练每周跑几次最科学?

2025-02-03 01:3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