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健身知识 >

锻炼时无精打采的人(运动疲劳有三态,你知道吗?)

135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2-12-15 13:51:28    

只要你开始运动,就一定会发生疲劳,所不同的是它发生在何时,何种强度,何种心率条件,疲劳是每个健身者不可避免的环节,如何区分疲劳和防止疲劳,才是运动高手的真正体现。

如何区分运动疲劳

运动疲劳有三种形态,分别是身体疲劳,神经疲劳和心理疲劳。

身体疲劳其源在身,就是训练负荷超出自身可以承受的范围,造成肌肉、关节、韧带的间歇性损伤和疼痛。身体疲劳有时发生在训练过程中,还有很多时候它会延迟发生,刚训练完可能没有感觉多疲劳,延迟一段时间后,才发生肌肉酸痛或伤痛。

神经疲劳其源在脑,主要是指身体的灵敏性和敏捷性反应下降,往往伴随着身体疲劳同时发生,当神经疲劳出现的时候,通常会表现为反应迟钝,容易误判,注意力不集中,提不起精神,等等。

在一次锐雀组织的长距离骑行中,有名队员就出现了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这时必须停止运动,休息十分钟就能得到缓解,否则,盲目坚持就有可能会出现意外。

心理疲劳有时也表现出无精打采、精力不济等与精神疲劳相似的状态,区别在于其源在心。

心理疲劳多发生在身体疲劳和神经疲劳长期积累的基础上,常表现为精神疲惫不堪、萎靡不振,使人产生一种心力交瘁,力不从心的状态,运动效率显著下降。

为什么有很多专业运动员退役后,再也不想从事过去的运动领域了呢?就是因为长期的超出身体极限的训练,不仅对身体造成极大的破坏,也产生了强烈的心理疲劳和逆反心理。

身体疲劳大多是一种假疲劳,长期的进化使得人类有一种强大的体能节省机制,通俗的讲,当大脑意识到身体要动用深层储备时,它会立即向身体发出资源枯竭停止运动的警报,而实际上,你的体能远没有耗尽,这是人体的自我保护机制。

而神经疲劳是一种准疲劳,是神经反应的间歇性迟缓或停顿,也是在给自己发出一个强烈的信号,若不是重大的挑战或有决定意义的比赛,真的没必要再苦苦坚持下去。克服神经疲劳,要在平时多进行意志力训练,逐步提高精神耐力。

心理疲劳才是真疲劳!所有的刺激-反应-恢复,都应该在发生心理疲劳之前完成,一个运动员,不论专业还是业余,一旦发生心理疲劳,就离他告别这项运动不远了。

在奥运会这类级别赛事中,世界顶级运动员往往会在赛前做一些心理辅导和心理干预,主要是他们在长期的身体紧张状态和巨大的心理压力之下,必须通过心理疏导得到身心的全面放松,不乏一些世界顶级运动员在赛前出现崩溃的事情。

如何避免运动疲劳

锐雀的训练理念是训练中一定要保持轻松快乐,并不是说身体多轻松,而是指心情要放松。训练要符合二八定律,就是20%的训练内容是中高强度,80%是低强度训练。

每次训练都不要把子弹全部打光,就是不需要做到筋疲力竭。训练时,做到力竭对肌肉关节的刺激是最大的,当你力竭的时候不只容易受伤,还容易出现神经疲劳。当你每次训练都达到力竭状态,长此以往,就一定会出现心理疲劳。

不要把子弹一下子打光,可以作为一种训练习惯去执行,在比赛时,它还是一种应对不确定性非常有效的保险。

对于耐力型比赛,我们无法避免各种意外的发生,我们只能做到提前预备好各种意外的应对措施,其中一项就是预留一部分体能去应对意外,这和打仗要留出预备队是一个道理。留出多少体能合适呢?还是遵守二八定律,留出20%体能做你的“预备队”。

怎样在训练中避免过度疲劳?一个简单有效的指标就是当训练结束后,你是否明天还想继续练,如果当天的训练出现身体疲劳和精神疲劳,你绝对不会在第二天想继续训练。

如果你认为今天练得很开心,还没有练够,就会产生明天还想练的欲望,说明今天的训练负荷刚刚好,这个指标百试不爽,推荐给大家!

检测运动疲劳的三个信号

一般的身体疲劳48-72小时就可以恢复了,但是神经疲劳需要稍长时间恢复,休息好一般三四天就可以。而心理疲劳则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恢复,可能是几个月,也可能是一年,也可能永远不能恢复。

不要认为每次训练达到疲劳才有效,疲劳状态不仅增加了受伤的风险,还容易引发整个系统的疲劳叠加,这是最可怕的。

就是旧的疲劳没有恢复,又产生新的疲劳,或者深层疲劳没有恢复,又产生了新的疲劳,而深层疲劳被掩盖起来。一旦这种情况发生,我们的身体就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恢复常态。

去年,在备战连云港大铁的高级阶段,我一度出现了非常显著的疲劳状态,我一直长期记录晨起心率,并规定晨起心率超过3下就视为运动疲劳,结果那几天都显示正常,没有超出正常值3下。

但是运动时的身体感觉很不一样,可以说力不从心,并伴有神经疲劳。我查看了自己的周训练时长,一看吓一跳,因为之前只记录没有统计,我已经连续三周运动时长在16小时以上,这种训练负荷是以前从来没有的,所以产生了深度疲劳。

对于业余铁人,周训练时长在10-12小时,就是很好的训练负荷,训练时长是衡量训练负荷的一个重要因素。唯一不能量化的就是身体感觉,其实就是直觉,老运动员的身体直觉都是非常灵敏的,有很强的感知力,可以听到身体发出的声音。

之所以我的晨起心率还显示正常,可能是因为身体暂时适应这种高强度运动,没有报警,而身体感觉和训练时长则反映出我的真实状态。

这里要强调一点,就是你要养成记录数据的习惯,训练数据化也是锐雀的训练理念,正因为我有这个习惯,才能知道自己的训练时长是多少,为纠偏提供依据。

通常,晨起心率这个指标还是比较灵敏的,它和身体感觉和训练时长一样,是反映身体疲劳的三个警报。一般情况下,只要有一个信号发出,就应该引起重视,如果三个信号同时发出,则必须要好好休息和恢复。

关于疲劳的恢复,这里就不展开说了,但是你一定要记住疲劳恢复有三宝,分别是睡眠、冥想和拉伸,如果你能充分利用这三宝,就能做到每次疲劳都能及时恢复,会建立起良性循环。

无训练不疲劳,无恢复不提高!祝愿运动达人们都能正确认识运动疲劳,通过科学训练不断提高身体素质!

相关文章

关于爬楼梯,可能你想多了!除了减肥,它还有这5大好处!

2025-04-20 04:58:42

燃烧你的卡路里!超级瘦身运动,轻松拥有火辣身材

2025-04-20 04:19:00

中年人慢跑,恭喜,这6种疾病会远离你

2025-04-20 03:01:39

居家无法跑步?这种高效运动方式值得一试

2025-04-20 02:55:18

一个被忽略的脂肪杀手——爬楼梯,赶紧动起来,不要再错过

2025-04-20 02:24:00

最具性价比的有氧运动:爬楼梯

2025-04-19 03:5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