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是如何维持身体健康的?
1、提供和储存能量
脂肪能为机体提供能量,当需要能量时,脂肪分解可释放脂肪酸和甘油,这两种物质进入血液循环,从而释放能量。
2、减少蛋白质消耗
体内脂肪不足时会消耗蛋白质和肌肉,从而导致蛋白质营养不足和肌肉无力。有足够的脂肪,能减少蛋白质消耗,促使蛋白质在体内发挥其生理作用。
3、维持内分泌平衡
脂肪可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包括肿瘤坏死因子和瘦素等,可参与多种代谢以及免疫,同时也促进生长发育。

4、对抗感染
由于对抗感染需足够的能量,正好脂肪能储存能量,为造血干细胞提供所需燃料,从而增强抵抗力,降低感染风险。
5、刺激食欲
脂肪散发出一种特殊的香味,能刺激人们的食欲;食物中的脂肪进入十二指肠后,可刺激肠抑胃素分泌,减慢肠蠕动速度,延长食物在胃中停留时间,给人们一定的饱腹感。
6、维持体温
堆积在器官周围的脂肪,起着支撑和保护作用,缓冲外力因素所带来的损伤。另外,脂肪不容易散热,所以足够的脂肪能维持体温,帮助抵御寒冷。

7、促进脂溶性维生素吸收
足够脂肪的前提下,才能让机体吸收脂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和维生素K。
如何正确储存脂肪?
1、不可盲目减肥
通过体重指数评估肥胖程度,体重除以身高的平方就是体重指数。正常情况下应在18.5~23.9之间。若体重指数超过24,应积极控制每天总热量摄入,选择脂肪低且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如鸡胸肉、去皮的鸡肉或鸭肉以及虾仁、蛋类等,远离高脂肪食物。不能盲目减肥,特别是女性,以免体脂率不足而造成月经紊乱,导致脱发或降低生育能力。
2、区分脂肪
严格控制饱和脂肪摄入,包括动物油和棕榈油以及椰子油,常用于糕点、油炸食物等,吃太多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着重吃含多不饱和脂肪酸食物,如深海鱼、植物油等,能帮助降低血脂和胆固醇,对抗血凝,防止斑块生成。
